当前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海曙:   一位健身老人的太极人生
2023-05-08   宁波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每当早晨旭日初升,东方的天际霞光映照,在宁波海曙区古林镇的绿苑公园,有一位健硕睿智的老人总会不约而至。只见他骑着单车,迎着朝阳,轻灵敏捷地在公园门口跳下,来到正在习练各式太极拳的一群群中老年人中间,或驻足凝视、神态专注,或指点要领、示范招式,或随队练拳、舒展筋络,或池边独静、调息养心。他就是黄古林地方太极拳运动的奠基者和领路人、年逾八十的朱志飞老师。几十年来,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朱老师”。

不久前,我们一帮十多年一直跟随朱老师的太极徒弟在他家聚会,在聊到“太极缘”的话题时,他从一个珍藏多年的皮革箱中拿出了一张略为发黄的图谱对我们说,这是55年前一位裴姓朋友送给他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解”。于是,朱老师的太极人生也随之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1968年,朱老师已经在邮电所工作,一天中午他在骑自行车时不慎将膝盖碰伤在家休养了数月,裴姓朋友送来了一张简化太极拳的图解。伤愈后,朱老师对照图解比划起来,觉得太极拳挺有意思,但还只是随便玩玩,对其中的原理也是一知半解。那时候,人们对太极拳还不十分熟悉,特别是在农村几乎看不到练太极拳的人,朱老师算是捷足先登了。

朱老师走过的人生历程可谓坎坷不平、曲折艰难。1980年冬日的一天,他在安装电话线路时不幸因工受伤,切除了脾脏,修补多处肠道,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出院后继续上班工作,但由于伤后消化和营养吸收功能很差,头部受撞击后恢复缓慢,身体状况难以适应正常的工作,于1985年“因工伤病退”。此时,对于只有42岁的朱老师,人生面临着莫大的困惑与迷茫。是整天在家闲散靠一点劳保等着终老?还是积极面对不幸自强不息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沉默,思考,探索,朱老师选择了后者,走上了一条体育健身实现人生价值的太极之路。

时间来到了21世纪初,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养生的意识也日益增强。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对传统体育武术文化更加重视并大力宣传推广,一股学练太极拳的热潮席卷大江南北、城市乡镇。公园里广场中晨曦下,一群群弄拳舞剑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朱老师也从此真正开启了他的太极人生。    

 

在通过自己习练太极拳后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后,朱老师为了能在黄古林这样的乡镇推广太极拳运动,让更多的中老年朋友在健身活动中增强体质、感受快乐,2000年9月,朱老师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举办了古林镇第一期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培训班,邀请徒国平老师授课,有20人参加培训。大家的学习热忱很高,早上老师教新动作,晚上相聚路灯下习练招式,大家互相交流切磋,直到整套42式太极拳从头至尾连起来基本上能打下来。看到大家学有所成,开心快乐,朱老师也感到由衷的高兴。于是,他又请徒老师教42式太极剑,自己去宁波城隍庙一家刀剑专卖店为大家买来太极剑,大家学习的劲头更大,信心更足,一招一式把剑也学会了。

此后,古林镇许多中老年人纷纷渴望学习太报拳,也希望得到朱老师的指导帮助。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和兴趣,也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朱老师开始了在太极世界里的探索、追寻和研究。他从新华书店买来有关太极拳的书籍和光盘学习,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太极拳演示的节目中学习,平时还对着镜子反复对照学练,力求套路动作达到规范要求。经过一段时间刻苦学练,对太极拳的原理和套路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解,朱老师开始带着大家一起学练太极拳。从此就一发不可收,一带就是二十多年!

朱老师先后为黄古林的古林、蜃蛟、茂新、前虞、布政、薛家等村普及教学太极拳和功夫扇等套路,还应邀去栎社星光、石碶、洞桥镇百梁等教学辅导,学员多达数百人。期间,牵头组织成立了古林镇太极拳协会,为当地太极拳运动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他教学辅导的一批学员中,有的成了当地太极拳辅导站的站长、教练和指导员,更多成了各类太极拳团队中的骨干,并且在各层级太极拳(械)交流比赛中缕获佳绩。不少徒弟多年来又教出了一大批新的学员,为普及推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开展群众性的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朱老师在北京女儿家居住期间,还为北京的小区群众普及推广和教学太极拳。从2007年至去年9月,先后在北京为数个居民小区、公园、医院、部队等太极拳爱好者教学辅导达数百人,2011年被评为“海淀区太极拳协会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过“北京市庆祝全民健身日万人太极拳表演破吉尼斯世界记录活动”,数次参加北京市、区级太极拳比赛并获奖。  

                 

“我从打太极拳的过程中体会到它的健身作用,更体会到它的养心作用和迷人魅力。”朱老师颇有心得地给我们描述了他的练拳感悟。“我在练太极拳时只要心静,放松身体,呼吸自然,从起势打到收势全过程,处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状态下,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真是美不胜收,打完后身体感到特别轻松愉悦。”

在朱老师家餐厅的一角,放着两辆用防尘布盖着的老款自行车。这两辆自行车在朱老师的人生中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一辆是60年前在邮电所上班时的工作用车,另一辆的意义就更大了。朱老师用充满自豪与兴奋的神形,与我们讲述了他近乎传奇的一段豪迈壮举——单骑游神州。

在“工伤病退”后,朱老师喜欢骑车去附近的山里爬山锻炼身体,一年四季不间断地天天坚持锻炼。多年后,感到体质有明显的增强,为了检验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决定自己一个人骑自行车周游神州大地。1996年3月1日,朱老师整装待发,当地政府为朱老师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送仪式,并由二名自行车运动员护送出宁波江北市区,开始踏上了单骑游神州的征程。一位年龄五十有三,且因严重工伤而病退的人员,这一传奇般的壮举立即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与轰动。当地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纷纷连续跟踪报道了“工伤退休邮电员工朱志飞单骑游神州”,一时间,朱老师成了一位励志有为的“名人”。

是的,朱老师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一路穿越华北大平原,东北松遼平原、大兴安岭,西北内蒙大草原,西南十万大山云贵高原,横跨琼州海峡,南至天涯海角。在历时202天的“单骑游神州”征程中,一路经受了风吹雨淋、寒侵暑扰的艰苦考验,经受了山岭陡坡、河泽谷地的险峻挑战,经过1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首都北京,以及省会城市沿线230个大中小城市和更多的乡镇农村,行程二万公里。于当年9月18日返回宁波参加政府举办的“欢迎朱志飞凯旋归来”座谈会并受到了嘉奖。

“这次特殊的人生经历,是我一次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难忘历程。复杂的地理环境、壮丽的河山原野、辽阔的祖国大地,还有处处温暖热心的人间友情。”朱老师感慨地表示,“体育运动会给人们带来健康的同时,也会带给我们愉悦和快乐,还能磨砺我们的意志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尤其是打太极拳,宁静、放松、柔和、圆活、包容、和谐,阴阳互生、刚柔相济、内外兼修,健身养生、淡泊名利、天人合一。太极世界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寻找、去挖掘、去享受。”我们若有所悟地点头称是,餐厅一幅出自朱老师之手的行楷书法作品《诚》,更显得中正浑厚、苍劲有力。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朱老师的太极人生,给予我们的启迪,何止是绿苑公园里那点拳式套路呢!

    2023年4月   

(文图\海曙区古林镇老年体协)

(责任编辑:何建林)

友情链接
  • 联系电话:(0574)87186156 传真:87276121
  • 地址: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 邮编:315010
  • 宁波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093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