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鄞江镇的鲍家墈村,建于清朝,有三百多年历史。一条清溪绕村而过,几行白鹭前山飞绕。三合院、马头墙、古樟树,石桥流水,古宅人家。鲍家宗祠、贺公钓台、悬慈庙宇,蕴藏岁月故事,跨越时间长河。鲍家墈村以精致的古村落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被授予“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与浓郁的遗风古韵相比,坐落在鲍家墈村东面的一座小农庄却透出了一缕现代气息,这就是鲍家墈村“老徐乒乓俱乐部”。

走进小农庄,绿树环抱,环境优美,一排开阔的平房坐北朝南而建,整排屋面采用了玻璃窗框架,保持室内光线明亮。平房前有一片宽阔的空地,有花坛水池,还划好了停车位。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在左右两间场地的两张“红双喜”乒乓球台,每个球台边上都配有标准的比赛记分牌,墙上有个醒目的“老徐乒乓俱乐部”标识和许多活动的精彩照片。活动室内,用红色塑胶铺成的地面,发球机、空调、照明、茶具、休息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实在是村民乡友运动健身休闲交友的“乐园”,也成为了鄞江及周边乡镇乒乓球爱好者都喜欢的免费乒乓球俱乐部。


这家“老徐乒乓俱乐部”的主人叫徐绍伦,是一位建筑行业的退休工人,今年七十二岁。“我一直爱好运动,特别喜欢打乒乓。2012年退休后在家闲不住,思忖着把一间堆放杂物的仓库间腾出来,改成乒乓室。这样既让自己能方便坚持乒乓运动,同时也可以让球友们,特别是让一些乡村的老年乒乓球爱好者一起来参与。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我马上行动,清理仓库,粉刷墙面,浇制水泥地,添置了一台乒乓球台,邀约球友一起打球。不料,过了不久来玩的人就越来越多,三个月以后又买了第二张乒乓球台,还购置了一台乒乓球发球机。随着活动人员的逐渐增多,单打、双打、混合全有,对抗赛、友谊赛、邀请赛也搞起来了。”老徐成就感满满说了起来,“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鲍家墈村的新农村建设也不断推进,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活动室里原来的设施明显陈旧落后了。到了2018年,我下决心花些钱予以改造提升,把原来的乒乓球室全部拆倒重建,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同时还制定了活动制度和规则,把家庭乒乓球室正式更名为老徐乒乓俱乐部。现在,经常性来这里打球参加比赛的球友有30人左右,无论是鄞江的还是其他乡镇甚至是从奉化、鄞州过来的乒乓球爱好者,都一律免费开放而且还热烈欢迎。哈哈哈”在老徐爽朗热情的语气里,似乎蕴含着古村落那抹质朴淳厚的民风。


鄞江镇老年体协负责人介绍说,“老徐乒乓俱乐部”生在乡村、长在乡村,非常接地气,镇里的许多中老年乒乓球爱好者经常去老徐家打球。多年来,鄞江镇老体协乒乓球队比赛前的集训大多选择在老徐乒乓球俱乐部进行,在老徐的大力协助下,球队的队员们在这样舒畅亲和愉悦的氛围中集训打球,球队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都有明显提升。老年体育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老徐乒乓俱乐部”是积极引导广大基层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一个生动事例和具体实践。
(文图\海曙区鄞江镇老年体协 裘玉如)
(责任编辑:何建林)